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培群独中呼吁各界支持建校计划,捐一千元以上名字镂刻铜牌
柔佛士乃陈智辉(陈苟)老先生,5月24日与世长辞,享寿积闰九十有七。陈府居丧期间,不忘公益,捐献两千元充当培群独中建校基金,仁风义举惠及莘莘学子。本校全体同仁谨此致上玩二分谢意。
建校工委会财政陈中华在接领义款时表示,培群独中是一所独立中学,隶属全体华社,多年来秉持维护及传承华文教育使命,深获华社各领域阶层所爱戴与热心支持。
该校近期展开建校工作,矢志发展为一所卓越华文学府。由于建校计划费用钜大,有待众擎共举。因此。需要须各界热心人士慷慨解囊、涓滴成流,俾使此宏图大计得以早日落实。
他透露,在该校推动建校计划期间,凡捐献一千元以上予建校基金者,名字将镂刻铜牌。他表示,华社素来热心教育。倘若家属在居丧期间,捐献建校基金惠益后人,将功德无量,同时亦给逝者存留一份具历史意义的纪念。
2011年5月23日星期一
有口福海鲜煮炒为培群独中义卖
有口福海鲜煮炒谨定下列时间、地点为培群独中义卖,筹募建校基金。义卖筹获款项,悉数捐赠培群独中建校基金。
日期: 28-29/5/2011
时间: 3.00p.m. — 10.30p.m.
地点: 29, Jalan Pulai Perdana 11/3,
Taman Sri Pulai Perdana, 81110 JB
东主王忠和表示,首相纳吉曾多次赞扬独中生对国家的贡献。若国家要真正落实“一个马来西亚”理念,必须公平对待华文独中。他表示,培群独中每年须承担不敷约八十万,若要进行建校着实不易。他建议州务大臣拨款一千万元,协助培群独中完成建校计划。中央政府则承担额外五百万建校费用以及学校添购器材的费用。
董事长林青赋感谢东主王忠和协助该校筹募建校基金。他表示,该校欢迎各界人士协助该校筹募建校基金。有意者皆可联络该校董事会秘书杨敦祥012-7192167。
培群独中董事长
林青赋谨启
日期: 28-29/5/2011
时间: 3.00p.m. — 10.30p.m.
地点: 29, Jalan Pulai Perdana 11/3,
Taman Sri Pulai Perdana, 81110 JB
东主王忠和表示,首相纳吉曾多次赞扬独中生对国家的贡献。若国家要真正落实“一个马来西亚”理念,必须公平对待华文独中。他表示,培群独中每年须承担不敷约八十万,若要进行建校着实不易。他建议州务大臣拨款一千万元,协助培群独中完成建校计划。中央政府则承担额外五百万建校费用以及学校添购器材的费用。
董事长林青赋感谢东主王忠和协助该校筹募建校基金。他表示,该校欢迎各界人士协助该校筹募建校基金。有意者皆可联络该校董事会秘书杨敦祥012-7192167。
培群独中董事长
林青赋谨启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笨珍佛学会卫塞节浴佛,献捐培群独中教育基金
笨珍佛学会日前举办浴佛及一系列活动,欢庆卫塞节。活动期间,众善信慷慨布施,筹集两千八百六十九元,充作培群独中教育基金。
培群独中署理董事长许元龙出席该会活动,接领上述款项。他由衷感谢笨珍佛学会多年来对培群独中的鼎力协助和支持。他表示,培群独中是一所民办学府,常年办学的不敷款项,皆需要依靠各界人士鼎力扶持。
他透露,笨珍佛学会历年来都在卫塞节浴佛活动期间,筹集众善信义款,献捐培群独中充当教育基金外,也颁发清寒子弟助学金,协助该校清寒学生继续求学。他赞扬笨珍佛学会热心公益,仁风义举惠及莘莘学子;众善信乐善好施,功德无量。他谨此致上万二分谢意。
图解说明:笨珍佛学会移交义款予培群独中。左起为笨珍佛学会主席陈佩正、佛学会前任主席方奕桐、培群独中署理董事长许元龙、财政陈中华。
2011年5月15日星期日
培群独中校园整体规划之第一期建设
第一期建设内容
第一期建设为一栋四合院式三层46建教育现代化的新教学楼,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26000平方尺),可使用空间的面积约7200平方米(77000平方尺)。新教学楼落成使用后,原有的部分课室将改造成为教职员宿舍及学生宿舍。有了设备完善的宿舍,培群独中将更有条件吸引更多远地学生及教职员到培群独中寄读及服务。
上图为:第一期发展计划平面图
第一期建设除了兴建一座教学楼外,也将兴建一座可容纳380人的现代化讲堂兼表演厅及一座可回应资讯时代的资源中心(包括传统的开放式的图书馆)。
有关第一期建设的空间规划及周边外观的构想图如下:
下图为教学楼透视图:内含46间课室。
下图为校园入口广场,左边建筑物为教学楼、右边为讲堂兼表演厅。
下图为构思中的林荫大道,位于教学楼和讲堂、图书馆以及科学馆之间。
下图为教学楼区院落,绿意怏然、舒适和充满诗意的园林式布局。
下图为讲堂、表演厅,内含表演团体团室。
第一期建设为一栋四合院式三层46建教育现代化的新教学楼,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26000平方尺),可使用空间的面积约7200平方米(77000平方尺)。新教学楼落成使用后,原有的部分课室将改造成为教职员宿舍及学生宿舍。有了设备完善的宿舍,培群独中将更有条件吸引更多远地学生及教职员到培群独中寄读及服务。
上图为:第一期发展计划平面图
第一期建设除了兴建一座教学楼外,也将兴建一座可容纳380人的现代化讲堂兼表演厅及一座可回应资讯时代的资源中心(包括传统的开放式的图书馆)。
有关第一期建设的空间规划及周边外观的构想图如下:
下图为教学楼透视图:内含46间课室。
下图为校园入口广场,左边建筑物为教学楼、右边为讲堂兼表演厅。
下图为构思中的林荫大道,位于教学楼和讲堂、图书馆以及科学馆之间。
下图为教学楼区院落,绿意怏然、舒适和充满诗意的园林式布局。
下图为讲堂、表演厅,内含表演团体团室。
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如何规划培群独中的发展
为什么要发展培群独中
全国60所华文独立中学(简称“独中”),是我国单元化教育思想主导下,六十年代的“产物”。独中的出现、求存以及发展至今,跟当年林连玉老师“批龙甲,博虎头”的领导抗争,华校董事、家长、师生以及千千万万支持华文教育众民的长期不懈,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今天的华文独中;没有笨珍华社的出钱出力,也没有今天的培群独中。
华文独中是华文小学母语教育的延续,更是维护华教基业的坚固堡垒。没有华小就没有独中;没有了独中,华小最终也将不复存在。
六十年代,华文独中力图求存。
七十年代,华文独中自力更生,奋力复兴。
八九十年代,华文独中自强不息,走出了马来西亚,走向国际。
迈入21世纪十年后的今天,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的教育,在国际上成为一种“货真价实”的著名中等教育品牌。
再过十年,培群独中将迎来百岁生日。《培群独中校园整体规划发展大蓝图》以及相随分阶段落实的发展计划,将是笨珍、柔佛州及全国华社献给“百岁培群”的最佳贺礼!
独中学习多语的环境以及重视人文思想与品德教育,最符合21世纪成人成才的教育需求。近年来,进入独中接受教育的学生逐年增加,“独中教育热”正在形成。
当下,正是提出具前瞻性学校发展大蓝图及各项建设计划的大好时机。基于此,培中董事会向华社提出《培群独中校园整体规划发展大蓝图》。此蓝图有三大目标:
一,满足未来10-20年内广大人民对独中的教育需求。
根据董总统计,2011年全国独中生达6万6千多名,同时约6千余名学子望独中之门而兴叹。许多独中因课室与设备不足而割爱报读者。有些独中为了能尽量多收学生,被迫采取大班制。依目前读报华文独中的发展趋势,国内必须增建至少6所独中(每所1千名学生计),才能满足莘莘学子升学之路。
由于增建或复办独中在马来西亚政治现实下,难以落实。因此,华社倾全力的发展现有独中,尤其是中小型独中,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培群独中是笨珍县内唯一一所华文独立中学,历经先贤披荆斩刺,排除万难,以及广大华社各界人士一路来不离不弃的支持下,逐渐发展成今日的规模。
伴随新山县经济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新山县学子就读华文中学的教育需求日益增加。尽管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已在2005年开课,但培群独中近年来依旧需要吸纳越来越多新山县西北部地区的学生,如:士古来、乌鲁槽、江加辅莱、五间店、振林山等地的学生。2011年,培中学生人数再创新高,达1135人。
由此可见,让孩子就读华文独中,已是广大华社的一项迫切需求。为了满足未来10-20年内,广大人民对独中的教育需求,培群独中的发展建设刻不容缓。全面发展后,培群独中可望容纳2500名学生。届时,培群独中将逐步由一所笨珍县的独立中学转型成为新山市西部的华文中学,计划在不久将来发展为全柔以至全国范围内的一所卓越的华文中学。
二,提供优质的现代化校园环境是广大社会大众应负起的时代使命
培群独中拥有20依格校园,因种种历史因素和条件限制,自1966年至今,40年来都是采用逐渐增建、扩展方式来进行建设,未曾以前瞻性的发展计划,妥善利用校地。现有教学楼宇与配备设施的位置和分布,从整块校地使用和土地利用的观点来看,欠缺统一性、合理性。为了学校的长远利益,未来的发展建设,是以崭新的整体规划,善用校园内的每方寸土地,以提高土地和原有楼宇与设备的实用价值。
目前,培群独中有约3分之2学生(约700人)来自新山区。由于学校尚未兴建宿舍,学生们天天得一早搭巴士上学。除了舟车辛劳外,也影响他们参与课外活动。倘他们留校,则又得花车马费,而至回家时已午后,在身心疲惫的状况下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状态。
为了更好引导本地外地学子的学习心态及提升卓越人文素养,学校决定在新教学楼建竣之后,将原有的旧教室闢为老师与学生宿舍。斯时,培中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旅程,而加速完成“成人成才”的办学伟大使命。
为下一代挡风遮雨,让下一代成人成才,我们责无旁贷。为莘莘学子提供优质的现代化校园环境,栽培优秀国家栋梁是全体培群人,柔佛以及广大社会大众应负起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三.凝聚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培养明天的华教工作接班人
华教运动是社会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一项民族的护根运动。纵观华文教育发展一路惊涛骇浪,一批批志士:林连玉、陈六使、沈慕羽、林晃升等人前仆后继,毅然站在浪尖上捍卫母语教育权利,方见今日华教基业。
培群独中经过89年的经验累积和沉淀,培群独中的董事部和学校行政团队都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必须义无反顾的,挑起余英伟、洪肇闪、丁子料、李柱、丁显鹄、匡时杰医生和吴仰城等建校前辈的担子;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关键时期、困顿时期,仍然坚守华文教育的岗位、发扬中华文化、培育有为学子、造福人群。
因此,我们不能安于现状。我们要继承先辈们对培群独中的深远期盼。他们肯定是希望培中能够发展成为本邦数一数二的华校。他们的卓越远见、他们的心愿,需要大家来协助完成。培群独立中学正处于变革、转型的过程。我们非常需要更多的热心华教人士献心献力,共同来开创华文教育之新天地。
我们殷切希望,在推动培群独中校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能让华教运动在工作中凝聚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培养明天的华教接班人,让华文教育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茁壮成长。
华文独中是华文小学母语教育的延续,更是维护华教基业的坚固堡垒。没有华小就没有独中;没有了独中,华小最终也将不复存在。
六十年代,华文独中力图求存。
七十年代,华文独中自力更生,奋力复兴。
八九十年代,华文独中自强不息,走出了马来西亚,走向国际。
迈入21世纪十年后的今天,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的教育,在国际上成为一种“货真价实”的著名中等教育品牌。
再过十年,培群独中将迎来百岁生日。《培群独中校园整体规划发展大蓝图》以及相随分阶段落实的发展计划,将是笨珍、柔佛州及全国华社献给“百岁培群”的最佳贺礼!
独中学习多语的环境以及重视人文思想与品德教育,最符合21世纪成人成才的教育需求。近年来,进入独中接受教育的学生逐年增加,“独中教育热”正在形成。
当下,正是提出具前瞻性学校发展大蓝图及各项建设计划的大好时机。基于此,培中董事会向华社提出《培群独中校园整体规划发展大蓝图》。此蓝图有三大目标:
一,满足未来10-20年内广大人民对独中的教育需求。
根据董总统计,2011年全国独中生达6万6千多名,同时约6千余名学子望独中之门而兴叹。许多独中因课室与设备不足而割爱报读者。有些独中为了能尽量多收学生,被迫采取大班制。依目前读报华文独中的发展趋势,国内必须增建至少6所独中(每所1千名学生计),才能满足莘莘学子升学之路。
由于增建或复办独中在马来西亚政治现实下,难以落实。因此,华社倾全力的发展现有独中,尤其是中小型独中,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培群独中是笨珍县内唯一一所华文独立中学,历经先贤披荆斩刺,排除万难,以及广大华社各界人士一路来不离不弃的支持下,逐渐发展成今日的规模。
伴随新山县经济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新山县学子就读华文中学的教育需求日益增加。尽管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已在2005年开课,但培群独中近年来依旧需要吸纳越来越多新山县西北部地区的学生,如:士古来、乌鲁槽、江加辅莱、五间店、振林山等地的学生。2011年,培中学生人数再创新高,达1135人。
由此可见,让孩子就读华文独中,已是广大华社的一项迫切需求。为了满足未来10-20年内,广大人民对独中的教育需求,培群独中的发展建设刻不容缓。全面发展后,培群独中可望容纳2500名学生。届时,培群独中将逐步由一所笨珍县的独立中学转型成为新山市西部的华文中学,计划在不久将来发展为全柔以至全国范围内的一所卓越的华文中学。
二,提供优质的现代化校园环境是广大社会大众应负起的时代使命
培群独中拥有20依格校园,因种种历史因素和条件限制,自1966年至今,40年来都是采用逐渐增建、扩展方式来进行建设,未曾以前瞻性的发展计划,妥善利用校地。现有教学楼宇与配备设施的位置和分布,从整块校地使用和土地利用的观点来看,欠缺统一性、合理性。为了学校的长远利益,未来的发展建设,是以崭新的整体规划,善用校园内的每方寸土地,以提高土地和原有楼宇与设备的实用价值。
目前,培群独中有约3分之2学生(约700人)来自新山区。由于学校尚未兴建宿舍,学生们天天得一早搭巴士上学。除了舟车辛劳外,也影响他们参与课外活动。倘他们留校,则又得花车马费,而至回家时已午后,在身心疲惫的状况下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状态。
为了更好引导本地外地学子的学习心态及提升卓越人文素养,学校决定在新教学楼建竣之后,将原有的旧教室闢为老师与学生宿舍。斯时,培中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旅程,而加速完成“成人成才”的办学伟大使命。
为下一代挡风遮雨,让下一代成人成才,我们责无旁贷。为莘莘学子提供优质的现代化校园环境,栽培优秀国家栋梁是全体培群人,柔佛以及广大社会大众应负起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三.凝聚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培养明天的华教工作接班人
华教运动是社会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一项民族的护根运动。纵观华文教育发展一路惊涛骇浪,一批批志士:林连玉、陈六使、沈慕羽、林晃升等人前仆后继,毅然站在浪尖上捍卫母语教育权利,方见今日华教基业。
培群独中经过89年的经验累积和沉淀,培群独中的董事部和学校行政团队都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必须义无反顾的,挑起余英伟、洪肇闪、丁子料、李柱、丁显鹄、匡时杰医生和吴仰城等建校前辈的担子;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关键时期、困顿时期,仍然坚守华文教育的岗位、发扬中华文化、培育有为学子、造福人群。
因此,我们不能安于现状。我们要继承先辈们对培群独中的深远期盼。他们肯定是希望培中能够发展成为本邦数一数二的华校。他们的卓越远见、他们的心愿,需要大家来协助完成。培群独立中学正处于变革、转型的过程。我们非常需要更多的热心华教人士献心献力,共同来开创华文教育之新天地。
我们殷切希望,在推动培群独中校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能让华教运动在工作中凝聚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培养明天的华教接班人,让华文教育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茁壮成长。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笨珍培群独中硬体建设的规划与选择
《笨珍培群独中硬体建设的规划与选择》
编者注:2010年1月16日,培群独中董事会召开会议,商讨:
(一)在钟子秋楼前进行建设一栋长69米,高6层建筑物。接纳此方案,培群独中未来将集中在钟子秋楼前地段发展,形成四合院式规划。
(二) 在钟子秋楼后建筑前后平行相隔7.2米距离、两排125.35米长、四层高楼房。认同此构思,培群独中则以20英亩校地,进行未来发展规划。
董事会接纳第二项方案。随后,培群独中董事会放弃Perunding AA建筑师构思,接纳Basic Design建筑师献议,将20英亩校地划分为:宿舍区、教学区以及活动区后,方形成现今规划方案。公布此文,让关心与爱护培群独中发展的各界人士,了解培群独中建校构思以及讨论过程。
此文节录自2010年1月16日培群独中董事会议参考文件,内容如下:
1、前言
1.1 培群独中本身需要正常发展。
1.2 华教运动需要继续发展壮大。
1.3 发展规划包括硬体建设和软体建设,硬体建设与软体建设必须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本纲要仅讨论硬体建设方案,由董事部负责,而软体建设方案,由校长及其领导的团队负责另外说明。
2、两种不同的硬体建设规划思考
2.1 小规模建设——其基本点是:
2.1.1 从笨珍及附近地区对发展华文中学的需要来考虑。
2.1.2 从董事会能力与地方性(指附近地区)支持力量来考虑。
2.1.3 实现短期(5年)目标,需要筹措资金较小。
2.2 大规模建设——其基本点是:
2.2.1 从全柔以至全国地区对发展华文中学的需要来考虑。
2.2.2 从全国支持发展华文教育的力量(包括政党、团体、庙宇、企业和个人)来考虑。
2.2.3 实现长期(10年或以上)目标,需要筹措资金巨大。
3、 现有的两个不同的建设方案
董事会成员众多(45名),都不愿意培群独中继续原地踏步,都希望培群独中重新启航、迈向卓越。大家也都同意董事部必须推动和执行培群独中将来的硬体建设的规划与建设。但是,对培群独中将来的硬体建设,正如以上所述,基本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一)有些董事主张或倾向小规模建设;
(二)有些董事主张或倾向大规模建设。
因此,董事部收到两个不同的建设蓝图(方案),供大家研究、讨论,作出选择和决定。
3.1 方案一 [根据S K ARCHITECT设计蓝图]
3.1.1 建设基本内容:1栋长69米楼高6层建筑物;底楼约3分之1空间设为展示室,约3分之2空间设为开敞餐厅;二楼约3分之1空间设为行政室,约3分之2空间设为教师办公室;3至6楼共有20间课室(即每层5间)、1间会议室、1间图书室、2间讲堂;设有2座6层电梯,每层各设3道楼梯与男、女厕所。
3.1.2 拟议中的6层教学楼建设地点,是在现在使用的校园范围,位于平行相对的两排课室建筑物(即丁显鹄楼与钟子秋楼)之间现有花园的东南部分,必须先行拆除目前用作课室与课外活动的单层房屋后才能进行建设。即使为了避免上述拆除而转移到与现有的教学楼非常靠近的另外地点,施工过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如尘土、噪音等)及其他干扰也将无可避免、长时间地影响师生教学和课外活动。
3.2 方案二 [根据PERUNDING AA设计蓝图]
3.2.1 建设基本内容:前后平行相隔7.2米距离、两排125.35米长、四层高楼房,其间每层楼两端与中间分设4道走廊,以及顶层中间部分互相连接(成工字型)、外观形成一个整体的建筑物。
共有82间课室,分设在4个楼层;学校接待/行政室和大型图书阅览室设在前排底楼;校长室、教师办公室、(教职员)接待/行政室设在前排2楼;(学生)接待室设在3楼;中型多媒体课室和接待处设在4楼。
4个楼层皆设有2间工作室(UTILITY ROOM)、4处厕所、8道楼梯,以及宽阔走道。
3.2.2 拟议中的4层教学大楼建设地点,不在现在使用的校园范围,而是坐落在临界政府蓄水池、至今尚未开发使用的校地范围。这个建设方案,比前个建设方案,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时期较长。但是由于远离目前使用的教学活动范围,任何时期、任何项目的施工对学校教学和课外活动都不会发生影响或构成干扰。
4、 培群独中未来硬体建设,宜大不宜小
培群独中未来硬体建设,应该做大,不应做小。这种主张的考虑依据,主要有,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培群独中已有现成广阔校地,可供理想规划和最佳利用
4.1.1目前校地坐落在柔佛州大笨珍JALAN ALSAGOFF与JALAN PERSISIRAN MEGAH交界西面,LOT 12923(PTD 12741)一片近似长梯形约20依格(英亩)地块——1966年,向峇株巴辖中华基督教会购买15依格,该教会另捐赠约5依格相连土地,形成约20依格全为方便建设的平坦用地。
4.1.2因为种种历史因素和条件限制,整块约20依格校地自1966年至今,40年来都是采用逐渐增建、扩展方式来进行建设,未曾有过树立远大目标的前瞻性发展计划,因此造成现有教学楼宇与配备设施的位置和分布,从整块校地使用和土地利用的观点来看,欠缺统一性、合理性,形成土地利用长期浪费的严重格局。为了学校的长远利益,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和浪费应该改变和纠正。
4.1.3将来的发展建设,最好的方案是崭新的总体规划,以达到整块约20依格土地的最佳利用,提高土地和原有楼宇与配备实施的利用价值,从而为学校创造可观的收益来源。按照本纲要所述的大规模建设(方案二)落实后,因布局统一完整的4层教学楼建设在临界食用蓄水池的最北段校地,足以容纳3200名学生,应付10年发展需要。原有教学楼房,可以改为学生宿舍,以便广收寄宿生,并增加学校收入(同时也是培群独中吸收较好素质学生的途径之一)。原有的大礼堂和有盖篮球场以及增建一些运动设施,可以出租给社团或个人,举办大型活动与健身运动,以增加学校收入。
4.2 培群独中已处在转型阶段,从笨珍及附近县镇地区性独立中学转型成为新山市西部的独立中学,计划不久将来发展为全柔以至全国范围内的一所卓越的华文中学(见庆祝2009年校庆《重新启航,迈向卓越——筹募培群独中百万建校基金晚宴缘起》)。
4.2.1学校行政处2009年6月24日提呈董事会的报告显示,全校学生总数是1043名。笨珍地区仅占35%,新山地区占65%,来源如下:
(一)笨珍地区371名——其中包括北干(50名)、34碑—36碑(65名)、大财路(56名)、大笨珍(48名)、文律(42名)、龟咯(99名)、阿比阿比(11名)、。
(二)新山地区672名——其中包括江加甫来(30名)、乌鲁槽(19名)、振林山(30名)、士乃(37名)、大学城(39名)、士古来(292名)、马晒(9名)、柏林花园(18名)、武吉英达花园(28名)、实达英达花园(1名)、古来(14名)、金巴士(39名)、淡杯(10)、百合花园(3名)、柔佛花园(12)名、其他地区、县镇(91名)。
4.2.2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来自新山地区的报读新生已经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事实说明,培群独中已成为新山以及州内其他地区一些不愿报读国民中学而一心选读华文中学,无法进入宽柔独中(总校或古来分校)的学生的另一最好选择。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华文在今后的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运用价值。为了让子女更好掌握华文,将有更多父母选择把子女送入独中。
4.2.3由于培群已经从笨珍及附近县镇地区性独立中学,转型成为新山市西部的独立中学,目前已经有3分之2(约600名)学生,每天必须花去至少2—3小时的宝贵时间,由巴士载送、往返于住家与学校的路上,无法正常参与学校所进行的课外活动,若是放学后必须留校参与课外活动,无可避免地加重学生家长对子女在外饮食、交通费用的额外负担,同时也使学生很晚才能回到家而身心疲惫不堪、无法温习功课。这是一个严重问题。
提供宿舍让有需要的(外地)学生寄宿,是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提高教学质量、吸收优良学生的有效措施,是摆在学校董事们肩头上、除了增建教学楼房以外的另一项迫切任务。大规模建设新教学楼房,旧教学楼房用作寄宿生宿舍,就是解决培群吸收外地学生问题的实际可行的最好办法。
4.3 培群独中如今处在必须尽快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万万不可错失此良好时机。
4.3.1去年(2009)校庆晚宴成功筹得逾百万零吉建校基金,标志着培群董事部与教学团队领导共同提出的“重新启航,迈向卓越”——开拓21世纪视野、重视现代人文教育的办学目标和理念,已然获得州内华人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其中金巴士观音庙和柏龄花园观音庙,更是作出令人鼓舞的表现。柏龄花园观音庙众多理事更主动访问学校、进行多次交流、明确宣称该庙也将继续支持培群独中,并诚恳表示—若培群独中有意进行大规模建设,就给予大力支持。他们鼓励培群独中进行大规模建设。这些庙宇的巨额资助及其理事们的热心精神,必将对华社的广泛支持和更大捐献,起着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这次校庆晚宴筹得百万零吉的过程和反应来看,相信更多热心华文教育的团体、企业和个人,也会像上述观音庙理事们的心理一样,希望看到培群进行大规模建设,并给予大力支持。总而言之,华人社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培群董事们还有什么理由犹豫不决呢?再接再厉、勇往直前,万万不可错失此良好时机,才是发展培群、发展华教的正确选择和决定。
4.3.2我国华教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培群独中在现阶段大规模建设新的楼房,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以便新的团队展开“开拓21世纪视野、重视现代人文教育”的教学,实现“重新启航,迈向卓越”的理想。
张济作接受培群独中董事长林青赋及几位董事的邀请,从2009年1月1日起,继任黄祥胜因健康关系而辞去的校长职务。张校长掌握了学校基本情况之后,2009年9月12日提出培群独中六年发展计划。
2009年,学生总数增加至1130名,也增加了11名教师,使教师总数达62名。经过张校长严格遴选,新聘教师都是有干劲、有理想、肯负责的年轻一辈。在张校长和他领导组成、今后不断提高素质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六年发展计划是完全有可能达到的。
目前1130名学生,使用了32间课室,平均每间课室容纳35名学生。按此比例,需要增建至58间课室,才能容纳2000名左右的学生。因此,大规模教学楼房的建设,已是落在董事们的肩头上的重要任务。没有董事们的努力和配合,上述指标是无法实现的。
5、 大规模建设,宜分两个阶段落实
5.1 按照上述方案二的大规模建设,预算费用大约为一千两百万零吉或更多。因所需资金巨大,分阶段筹款、分阶段建设,较为妥当,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筹款五百万零吉或更多,建设后排楼房,两年内完成。
第二阶段——筹款七百万零吉或更多,建设前排楼房,三年内完成。
两个阶段的建设时间都可以缩短,完全取决于筹款时间的长短。
这只是根据规划草案所作的初步的筹款预算和建设计划,供董事会研讨之用。
5.2 第一阶段建设完成,仍然继续使用旧课室(实际为30间,分隔为32间),完全可以满足容纳2050名学生与100名教师,还绰绰有余。第二阶段——方案二前排楼房建设完成后,也就是整个方案完全落实后,可使用的总建筑面积是18805.28平米,共有82间课室,分设在4个楼层;学校接待/行政室和大型图书阅览室设在前排底楼;校长室、教师办公室、(教职员)接待/行政室设在前排2楼;(学生)接待室设在前排3楼;中型多媒体课室和接待处设在4楼。
换句话说,新教学大楼可以使用后,足以容纳3000多名学生与约150名教师。旧课室可以改为寄宿生宿舍及其他课外活动用途,实现培群拥有学生宿舍让远地学生寄宿、更好展开课外活动、吸收优良素质学生的理想。
6、 结语: 希望董事会作出大规模建设教学楼房的决议
本纲要仅对培群独中的未来硬体建设的规划与选择,作个扼要说明,目的是希望董事会迅速作出大规模建设教学楼房的决议,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实现培群独中“重新起航,迈向卓越”的理想。
筹款与建设的机制,不在本纲要说明范围,留待董事们提出意见,集思广益之后,共同作出正确选择与决定。
2010年1月16日
编者注:2010年1月16日,培群独中董事会召开会议,商讨:
(一)在钟子秋楼前进行建设一栋长69米,高6层建筑物。接纳此方案,培群独中未来将集中在钟子秋楼前地段发展,形成四合院式规划。
(二) 在钟子秋楼后建筑前后平行相隔7.2米距离、两排125.35米长、四层高楼房。认同此构思,培群独中则以20英亩校地,进行未来发展规划。
董事会接纳第二项方案。随后,培群独中董事会放弃Perunding AA建筑师构思,接纳Basic Design建筑师献议,将20英亩校地划分为:宿舍区、教学区以及活动区后,方形成现今规划方案。公布此文,让关心与爱护培群独中发展的各界人士,了解培群独中建校构思以及讨论过程。
此文节录自2010年1月16日培群独中董事会议参考文件,内容如下:
1、前言
1.1 培群独中本身需要正常发展。
1.2 华教运动需要继续发展壮大。
1.3 发展规划包括硬体建设和软体建设,硬体建设与软体建设必须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本纲要仅讨论硬体建设方案,由董事部负责,而软体建设方案,由校长及其领导的团队负责另外说明。
2、两种不同的硬体建设规划思考
2.1 小规模建设——其基本点是:
2.1.1 从笨珍及附近地区对发展华文中学的需要来考虑。
2.1.2 从董事会能力与地方性(指附近地区)支持力量来考虑。
2.1.3 实现短期(5年)目标,需要筹措资金较小。
2.2 大规模建设——其基本点是:
2.2.1 从全柔以至全国地区对发展华文中学的需要来考虑。
2.2.2 从全国支持发展华文教育的力量(包括政党、团体、庙宇、企业和个人)来考虑。
2.2.3 实现长期(10年或以上)目标,需要筹措资金巨大。
3、 现有的两个不同的建设方案
董事会成员众多(45名),都不愿意培群独中继续原地踏步,都希望培群独中重新启航、迈向卓越。大家也都同意董事部必须推动和执行培群独中将来的硬体建设的规划与建设。但是,对培群独中将来的硬体建设,正如以上所述,基本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一)有些董事主张或倾向小规模建设;
(二)有些董事主张或倾向大规模建设。
因此,董事部收到两个不同的建设蓝图(方案),供大家研究、讨论,作出选择和决定。
3.1 方案一 [根据S K ARCHITECT设计蓝图]
3.1.1 建设基本内容:1栋长69米楼高6层建筑物;底楼约3分之1空间设为展示室,约3分之2空间设为开敞餐厅;二楼约3分之1空间设为行政室,约3分之2空间设为教师办公室;3至6楼共有20间课室(即每层5间)、1间会议室、1间图书室、2间讲堂;设有2座6层电梯,每层各设3道楼梯与男、女厕所。
3.1.2 拟议中的6层教学楼建设地点,是在现在使用的校园范围,位于平行相对的两排课室建筑物(即丁显鹄楼与钟子秋楼)之间现有花园的东南部分,必须先行拆除目前用作课室与课外活动的单层房屋后才能进行建设。即使为了避免上述拆除而转移到与现有的教学楼非常靠近的另外地点,施工过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如尘土、噪音等)及其他干扰也将无可避免、长时间地影响师生教学和课外活动。
3.2 方案二 [根据PERUNDING AA设计蓝图]
3.2.1 建设基本内容:前后平行相隔7.2米距离、两排125.35米长、四层高楼房,其间每层楼两端与中间分设4道走廊,以及顶层中间部分互相连接(成工字型)、外观形成一个整体的建筑物。
共有82间课室,分设在4个楼层;学校接待/行政室和大型图书阅览室设在前排底楼;校长室、教师办公室、(教职员)接待/行政室设在前排2楼;(学生)接待室设在3楼;中型多媒体课室和接待处设在4楼。
4个楼层皆设有2间工作室(UTILITY ROOM)、4处厕所、8道楼梯,以及宽阔走道。
3.2.2 拟议中的4层教学大楼建设地点,不在现在使用的校园范围,而是坐落在临界政府蓄水池、至今尚未开发使用的校地范围。这个建设方案,比前个建设方案,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时期较长。但是由于远离目前使用的教学活动范围,任何时期、任何项目的施工对学校教学和课外活动都不会发生影响或构成干扰。
4、 培群独中未来硬体建设,宜大不宜小
培群独中未来硬体建设,应该做大,不应做小。这种主张的考虑依据,主要有,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培群独中已有现成广阔校地,可供理想规划和最佳利用
4.1.1目前校地坐落在柔佛州大笨珍JALAN ALSAGOFF与JALAN PERSISIRAN MEGAH交界西面,LOT 12923(PTD 12741)一片近似长梯形约20依格(英亩)地块——1966年,向峇株巴辖中华基督教会购买15依格,该教会另捐赠约5依格相连土地,形成约20依格全为方便建设的平坦用地。
4.1.2因为种种历史因素和条件限制,整块约20依格校地自1966年至今,40年来都是采用逐渐增建、扩展方式来进行建设,未曾有过树立远大目标的前瞻性发展计划,因此造成现有教学楼宇与配备设施的位置和分布,从整块校地使用和土地利用的观点来看,欠缺统一性、合理性,形成土地利用长期浪费的严重格局。为了学校的长远利益,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和浪费应该改变和纠正。
4.1.3将来的发展建设,最好的方案是崭新的总体规划,以达到整块约20依格土地的最佳利用,提高土地和原有楼宇与配备实施的利用价值,从而为学校创造可观的收益来源。按照本纲要所述的大规模建设(方案二)落实后,因布局统一完整的4层教学楼建设在临界食用蓄水池的最北段校地,足以容纳3200名学生,应付10年发展需要。原有教学楼房,可以改为学生宿舍,以便广收寄宿生,并增加学校收入(同时也是培群独中吸收较好素质学生的途径之一)。原有的大礼堂和有盖篮球场以及增建一些运动设施,可以出租给社团或个人,举办大型活动与健身运动,以增加学校收入。
4.2 培群独中已处在转型阶段,从笨珍及附近县镇地区性独立中学转型成为新山市西部的独立中学,计划不久将来发展为全柔以至全国范围内的一所卓越的华文中学(见庆祝2009年校庆《重新启航,迈向卓越——筹募培群独中百万建校基金晚宴缘起》)。
4.2.1学校行政处2009年6月24日提呈董事会的报告显示,全校学生总数是1043名。笨珍地区仅占35%,新山地区占65%,来源如下:
(一)笨珍地区371名——其中包括北干(50名)、34碑—36碑(65名)、大财路(56名)、大笨珍(48名)、文律(42名)、龟咯(99名)、阿比阿比(11名)、。
(二)新山地区672名——其中包括江加甫来(30名)、乌鲁槽(19名)、振林山(30名)、士乃(37名)、大学城(39名)、士古来(292名)、马晒(9名)、柏林花园(18名)、武吉英达花园(28名)、实达英达花园(1名)、古来(14名)、金巴士(39名)、淡杯(10)、百合花园(3名)、柔佛花园(12)名、其他地区、县镇(91名)。
4.2.2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来自新山地区的报读新生已经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事实说明,培群独中已成为新山以及州内其他地区一些不愿报读国民中学而一心选读华文中学,无法进入宽柔独中(总校或古来分校)的学生的另一最好选择。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华文在今后的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运用价值。为了让子女更好掌握华文,将有更多父母选择把子女送入独中。
4.2.3由于培群已经从笨珍及附近县镇地区性独立中学,转型成为新山市西部的独立中学,目前已经有3分之2(约600名)学生,每天必须花去至少2—3小时的宝贵时间,由巴士载送、往返于住家与学校的路上,无法正常参与学校所进行的课外活动,若是放学后必须留校参与课外活动,无可避免地加重学生家长对子女在外饮食、交通费用的额外负担,同时也使学生很晚才能回到家而身心疲惫不堪、无法温习功课。这是一个严重问题。
提供宿舍让有需要的(外地)学生寄宿,是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提高教学质量、吸收优良学生的有效措施,是摆在学校董事们肩头上、除了增建教学楼房以外的另一项迫切任务。大规模建设新教学楼房,旧教学楼房用作寄宿生宿舍,就是解决培群吸收外地学生问题的实际可行的最好办法。
4.3 培群独中如今处在必须尽快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万万不可错失此良好时机。
4.3.1去年(2009)校庆晚宴成功筹得逾百万零吉建校基金,标志着培群董事部与教学团队领导共同提出的“重新启航,迈向卓越”——开拓21世纪视野、重视现代人文教育的办学目标和理念,已然获得州内华人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其中金巴士观音庙和柏龄花园观音庙,更是作出令人鼓舞的表现。柏龄花园观音庙众多理事更主动访问学校、进行多次交流、明确宣称该庙也将继续支持培群独中,并诚恳表示—若培群独中有意进行大规模建设,就给予大力支持。他们鼓励培群独中进行大规模建设。这些庙宇的巨额资助及其理事们的热心精神,必将对华社的广泛支持和更大捐献,起着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这次校庆晚宴筹得百万零吉的过程和反应来看,相信更多热心华文教育的团体、企业和个人,也会像上述观音庙理事们的心理一样,希望看到培群进行大规模建设,并给予大力支持。总而言之,华人社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培群董事们还有什么理由犹豫不决呢?再接再厉、勇往直前,万万不可错失此良好时机,才是发展培群、发展华教的正确选择和决定。
4.3.2我国华教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培群独中在现阶段大规模建设新的楼房,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以便新的团队展开“开拓21世纪视野、重视现代人文教育”的教学,实现“重新启航,迈向卓越”的理想。
张济作接受培群独中董事长林青赋及几位董事的邀请,从2009年1月1日起,继任黄祥胜因健康关系而辞去的校长职务。张校长掌握了学校基本情况之后,2009年9月12日提出培群独中六年发展计划。
2009年,学生总数增加至1130名,也增加了11名教师,使教师总数达62名。经过张校长严格遴选,新聘教师都是有干劲、有理想、肯负责的年轻一辈。在张校长和他领导组成、今后不断提高素质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六年发展计划是完全有可能达到的。
目前1130名学生,使用了32间课室,平均每间课室容纳35名学生。按此比例,需要增建至58间课室,才能容纳2000名左右的学生。因此,大规模教学楼房的建设,已是落在董事们的肩头上的重要任务。没有董事们的努力和配合,上述指标是无法实现的。
5、 大规模建设,宜分两个阶段落实
5.1 按照上述方案二的大规模建设,预算费用大约为一千两百万零吉或更多。因所需资金巨大,分阶段筹款、分阶段建设,较为妥当,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筹款五百万零吉或更多,建设后排楼房,两年内完成。
第二阶段——筹款七百万零吉或更多,建设前排楼房,三年内完成。
两个阶段的建设时间都可以缩短,完全取决于筹款时间的长短。
这只是根据规划草案所作的初步的筹款预算和建设计划,供董事会研讨之用。
5.2 第一阶段建设完成,仍然继续使用旧课室(实际为30间,分隔为32间),完全可以满足容纳2050名学生与100名教师,还绰绰有余。第二阶段——方案二前排楼房建设完成后,也就是整个方案完全落实后,可使用的总建筑面积是18805.28平米,共有82间课室,分设在4个楼层;学校接待/行政室和大型图书阅览室设在前排底楼;校长室、教师办公室、(教职员)接待/行政室设在前排2楼;(学生)接待室设在前排3楼;中型多媒体课室和接待处设在4楼。
换句话说,新教学大楼可以使用后,足以容纳3000多名学生与约150名教师。旧课室可以改为寄宿生宿舍及其他课外活动用途,实现培群拥有学生宿舍让远地学生寄宿、更好展开课外活动、吸收优良素质学生的理想。
6、 结语: 希望董事会作出大规模建设教学楼房的决议
本纲要仅对培群独中的未来硬体建设的规划与选择,作个扼要说明,目的是希望董事会迅速作出大规模建设教学楼房的决议,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实现培群独中“重新起航,迈向卓越”的理想。
筹款与建设的机制,不在本纲要说明范围,留待董事们提出意见,集思广益之后,共同作出正确选择与决定。
2010年1月16日
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
感谢对《培群校园规划》提供建议
5月8日《星洲日报—大柔佛》〈大家谈版〉刊登了一篇由署名“培中人”所写之〈培群校园规划建议〉宏文。文章对培群校园的规划与发展,提了好些宝贵建议,让我们觉得在发展培群独中的道路上,毕竟是“吾道不孤”。除了感谢“培中人”对培群独中的关心和爱护外,我们觉得需要做出一些回应,以让社会大众了解董事会是如何汇整各方的意见,才成就为目前的《校园规划发展蓝图》方案。
笨珍培群独中从1969年,搬迁到大笨珍现有的20依格校地之后,陆陆续续进行了多项校园的建设计划。不过,40余年来都是采用增建、扩展方式来进行建设,未曾以前瞻性的发展计划,妥善及全面的规划及利用校地。现有教学楼宇与配备设施的位置和分布,从整片校地使用和土地利用的观点来看,欠缺统一性、合理性。为了学校的长远利益,未来的发展建设,是以崭新的整体规划,善用校园的每方寸土地,以提高土地和原有楼宇与设备的实用价值。
2009年,培群独中开始提出“重新启航、迈向卓越”之转型计划。董事会多方思辨讨论,从最初的四合院概念,到校园后段建设两栋四层楼含82间课室的教学楼;再到最新的规划发展蓝图,都是在集思广益及多番思量的情况之下达致的。而《培群独中规划发展蓝图》是请专业设计师,将整个20依格校地做妥善的规划,确保未来可以按阶段逐步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优质的、绿意盈然的中学校园。当然,这是10年、20年、甚至是50年的校园建设大计,并非马上就可以实现。
董事会也考虑到校园后段油棕园还能带来经济效益,所以,现阶段并不会急于清理该地段。我们也认同“培中人”的看法,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本区及外区学生的学习心态及提升校园的人文素养,学校会在第一阶段教学楼建竣之后,即刻着手将前段之旧楼改建成教职员工及学生宿舍。
我们可以认同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学生需要的是良师益友,而非大楼和先进设备。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独中的教学课室及设备都已经朝向网路化、现代化,因此,培群独中也必须急起直追,为未来20年的教育发展做准备。
其实,对董事会而言,维持现有规模,小修小建,不要大事筹款,会更轻松省事,责任重担也不会那么重。但是,为了华教的大计,也为了未来20年培群独中的永续发展,我们毅然决然的向先贤看齐,挑起这个重担。我们知道,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未必可以看到培群独中茁壮发展,但是,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坚持走对的路,明天的华教工作者将会将华教的棒子继续传承下去。
“培中人”的许多建议,我们都有在会议上、会议后,多加辩驳和讨论。目前,我们很庆幸的是董事会都能精诚团结、同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都希望培群独中能够转型成功,成为一所卓越的民办华文中学,为本邦华教事业献一分力、发一分光和热。
我们很高兴能有像“培中人”这样关心华文教育及培群独中的热心人士,提供许多宝贵意见给我们。我们渴望更多热心人士能够多给我们提供建校建议。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培群独中的发展大计,则培群独中幸甚、华教幸甚。
我们欢迎热心华教及关心培群独中发展的热心人士,上网浏览本校之《培群独中规划发展大蓝图》。任何疑问或咨询,也欢迎联系本校董事会或本人及校长。我们更加殷切期盼您们能够亲临本校,实际了解本校的发展和规划。(网页:www.djz.edu.my/peichun 或部落格:peichunhighschool.blogspot.com )
衷心感谢。祝 华教永续发展。
笨珍培群独立中学 董事长
林青赋 谨上
2011年5月9日
笨珍培群独中从1969年,搬迁到大笨珍现有的20依格校地之后,陆陆续续进行了多项校园的建设计划。不过,40余年来都是采用增建、扩展方式来进行建设,未曾以前瞻性的发展计划,妥善及全面的规划及利用校地。现有教学楼宇与配备设施的位置和分布,从整片校地使用和土地利用的观点来看,欠缺统一性、合理性。为了学校的长远利益,未来的发展建设,是以崭新的整体规划,善用校园的每方寸土地,以提高土地和原有楼宇与设备的实用价值。
2009年,培群独中开始提出“重新启航、迈向卓越”之转型计划。董事会多方思辨讨论,从最初的四合院概念,到校园后段建设两栋四层楼含82间课室的教学楼;再到最新的规划发展蓝图,都是在集思广益及多番思量的情况之下达致的。而《培群独中规划发展蓝图》是请专业设计师,将整个20依格校地做妥善的规划,确保未来可以按阶段逐步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优质的、绿意盈然的中学校园。当然,这是10年、20年、甚至是50年的校园建设大计,并非马上就可以实现。
董事会也考虑到校园后段油棕园还能带来经济效益,所以,现阶段并不会急于清理该地段。我们也认同“培中人”的看法,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本区及外区学生的学习心态及提升校园的人文素养,学校会在第一阶段教学楼建竣之后,即刻着手将前段之旧楼改建成教职员工及学生宿舍。
我们可以认同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学生需要的是良师益友,而非大楼和先进设备。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独中的教学课室及设备都已经朝向网路化、现代化,因此,培群独中也必须急起直追,为未来20年的教育发展做准备。
其实,对董事会而言,维持现有规模,小修小建,不要大事筹款,会更轻松省事,责任重担也不会那么重。但是,为了华教的大计,也为了未来20年培群独中的永续发展,我们毅然决然的向先贤看齐,挑起这个重担。我们知道,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未必可以看到培群独中茁壮发展,但是,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坚持走对的路,明天的华教工作者将会将华教的棒子继续传承下去。
“培中人”的许多建议,我们都有在会议上、会议后,多加辩驳和讨论。目前,我们很庆幸的是董事会都能精诚团结、同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都希望培群独中能够转型成功,成为一所卓越的民办华文中学,为本邦华教事业献一分力、发一分光和热。
我们很高兴能有像“培中人”这样关心华文教育及培群独中的热心人士,提供许多宝贵意见给我们。我们渴望更多热心人士能够多给我们提供建校建议。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培群独中的发展大计,则培群独中幸甚、华教幸甚。
我们欢迎热心华教及关心培群独中发展的热心人士,上网浏览本校之《培群独中规划发展大蓝图》。任何疑问或咨询,也欢迎联系本校董事会或本人及校长。我们更加殷切期盼您们能够亲临本校,实际了解本校的发展和规划。(网页:www.djz.edu.my/peichun 或部落格:peichunhighschool.blogspot.com )
衷心感谢。祝 华教永续发展。
笨珍培群独立中学 董事长
林青赋 谨上
2011年5月9日
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笨珍休闲中心响应培群独中建校计划
笨珍休闲中心于5月1日晚上七点正,举办欢庆“五一劳动节联欢晚会”上,拨出一千元捐助培群独中建校基金。
培群独中董事长林青赋谨代表培群独中全体同仁感谢笨珍休闲中心积极响应该校建校计划。他表示,培群独中建校工委会日前在笨珍香格里拉宴请各地社团、神庙以及庆中元理事会出席新闻发布会,了解该校建校计划,获得了各组织团体的热烈响应。
他表示,笨珍休闲中心在新闻发布会后,即刻拨出义款给予协助,意义非凡。他希望该校建校计划能获得各团体的踊跃支持和协助。
他表示,伴随着新山县经济以及人口的快速发展,培群独中近年来吸纳越来越多新山县西北部地区学生,如:士古来、乌鲁槽、江加辅莱、五间店、振林山等各地学生前来就读。
他表示,许多华裔生在国中求学,因便对种种问题而辍学。这是全体华社的一大损失。该校秉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多年来竭尽全力栽培华裔子弟成人成才。他希望培群独中的办学理念,能获得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他表示,该校推行建校计划,是意识到广大华社对华文独中的教育需求,希望通过建校给予华裔子弟更好的教育机会。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培群独中第一期发展计划,估计费用约800万令吉。
培群独中建校工委会今天下午,举行“同心协力、发展培群”新闻发布会,同
时与各政党、社团、乡会、神庙及庆中元理事会代表,讲解这项发展
计划,出席者超过150人。
工委会主席罗烈贤表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华文教育是一项
千秋事业。
“唯有凝聚各方力量,结合广大群众智慧,群策群力、竭尽全力,培
群独中才有望发展成为一所卓越学府。”
他希望,在推动培群独中校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能让华教运动在
工作中,培养明天的接班人,让华文教育继续茁壮成长。
工委会署理主席陈泰昌博士指出,培群独中数十年来,栽培了许多杰
出校友,散居世界各地,并在各领域绽露光芒。
他呼吁各地校友,不要忘记母校的栽培,在母校需要发展的当儿,共
同肩负起建设母校以作为回馈。
培群独中董事长兼工委会总务林青赋表示,董事会决定分阶段来落实
“培群独中规划发展蓝图”,务求将该校办成一间卓越独中。
“整个发展计划预算耗资1500万令吉,而第一期而需要800万令吉,
包括兴建教学大楼、讲堂与图书馆,落成后将旧有教学楼与图书馆,
改建为学生与教师宿舍。”
他希望,到了2022年的培群百年校庆时,第二期的发展计划也能够随
着完成。
培群独中校长张济作指出,虽然该校是处於“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的情况,不过他有信心培群能发展成为卓越的独中。
他说,马来西亚与中国签署互相承认大学的学位,这对我国华文独中
的发展是一股推动力。
笨珍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陈振福表示,笨珍华社对培群独中未来的发
展,大家都具有非常大的信心。
他说,无论是政党或是社团、乡会,都应该给该校全力的支持,同时
他也会在出席的任何场合,呼吁大家支持培群独中。
笨珍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陈亚栋说,华教在不公平的对待下,却能
够在艰苦的环境中发扬光大,全靠华社尽心尽力的扶持。
出席者还包括建委会名誉顾问郭云集局绅、顾问江光耀、张志华,培
群独中校友联谊会主席郑伟亮,以及董事会与建委会成员。
订阅:
博文 (Atom)